前几天做了天线的阻抗变换的测试。分别使用的是NXO-400的磁棒,和NXO-100的磁环(货真价实的不是歪的)。

用的形式为了测试,是自耦形式抽头的阻抗变化,没有考虑用多股拧线。现在主要测试的是阻抗变化。得到一些总结:
1)如果是谐振的话,比如谐振在某个频率,需要磁环的工作频率要适合,比如NXO-400适合中波500-2000Khz。你如果绕长波的100k-500khz肯定nxo-400就不适合了。又如HF的磁棒为NXO-60左右。我恰好没有,所以我用的NXO-100也只能是一个基础测试,我还有一种是NXO-10也不是很适合。不是完美测试。至少我要同比NXO-200,100,60,40等磁芯,才能做出公正对比。
2)对于谐振,资料说要严格看磁环的工作频率,比如NXO-100适合15Mhz,而GTO-6适合到700Mhz。这个就是不能比较的。因为存在不同频率的损耗的问题。
3)匝数,我用网分测试过,匝数需要很严格,特别是数匝,十数匝,匝数相当敏感和沿革。不是像有的资料那样随便一绕,就是50欧,那怎么可能,实际是一下子36欧,一下子76欧。我将接入和抽头都固定,然后改变地的位置的绕线,精确调整,能刚好到50欧的圆环上面,我猜要精确到50,必须精确绕线匝数在1/4匝的调整才行,特别是匝数越少误差越大。但是还存在一个问题,见4
4)阻抗调整后,引入了感抗,使得最终输出的阻抗不是纯电阻50欧,它在圆图的上面部分,电感量有大有小,根据绕组的匝数不同,频率不同而定。这时输出需要电容加以调节,才能把阻抗匹配到圆心。
5)这个阻抗变换一定是以一个单频率或者中心频率有关的,其他频率不会是理想的。因为磁环磁棒,绕组都不是理想化的器件。这个就像之前测试的UHF高频头一样,它的设计是按中心频率设计的,特性不会是每个频点都相同。这是我们工程上应该要理解的。
6)留下一个问题,比如4:1,匝数用耦合线2股拧起来就能实现,如果是3:1呢。匝数比就是1.732:1该如何实现?现实当中总是不那么整数的。比如200可以变50,200也可以变75。我们用50欧的仪器也需要测试100(adsl调制线路),120(电话线路),600欧(通讯线路)的电路。都需要做巴伦转换。
7)较宽频带内的插损均衡问题。
比如50欧网分测120欧电路,需要50转到120平衡,但是工作频率比如从10k到30M。怎么保证这个整个范围的值稳定平等。这是一个问题。待测试解决。10k恐怕要用音频变压器的铁芯,30M要用NXO-40的磁环。好这是一个问题。

我找到一个图放这,这是50转120平衡的,用于测试线材。但是这个巴伦的s21如何,我们不知道。(来自 https://blog.csdn.net/m0_75229231/article/details/128135866)

8)vna在校准时能否抵消掉这些不同频率的幅度差异(也就是不同频率的插损不一样的问题)从而降低我们对测试用巴伦的要求?这里还有个问题,如果是测电路的s21.还需要两个对接,因为我们没有设备去校准单个的巴伦。
9)参考某些射频功率放大,频率较高时,微带匹配巴伦也在大量使用。同轴线巴伦也在大量使用。磁环加绕同轴线的巴伦也很多。微带线方便,尺寸小。同轴线主要是运用了它的同轴平衡性,比双线并绕和绞线要均匀。普通就是漆包线绞,好点的特氟龙绝缘线。
至于传输线模式,进行1:1变换时,耦合和匝数,不同磁环的插损测试见这一篇:
http://mis2erp.com/archives/26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