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知道声音来自于振动。
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重复产生幅度的变化多少次,就能产生声音。
我们人耳能听的范围有限大概是几十赫兹到15Khz左右。蝙蝠和动物可以听到几十KHz到上百khz,我们称为超音波。
生活当中我们见过最多的产生声音的物体就是喇叭。
喇叭种类也很多,有陶瓷片喇叭(生日贺卡),耳机的振膜喇叭,我们见得最多的是音箱上面那种纸盆喇叭。
它基于电磁运动产生振动,还原电信号中的说话,唱歌。今天我们就来diy一个喇叭,完成最原始的电信号到声音的转换。
材料:彩色卡纸,泡棉胶,木板,硬纸板(鞋盒,牛奶盒等),漆包线(0.05-0.1)或维修用漆包跳线,强磁铁若干颗,音乐片或者贺卡音乐片。
制作过程
1。 木板做底板
2。纸板做支架
3。彩色卡纸先做一个圆,然后剪掉一个很小的扇形,卷起来,称为一个纸盆。
4。纸盆底部粘一个圆柱形纸筒(也用彩纸,胶水)
5。在纸筒上面绕线圈数百圈
6。将线头用透明胶一点点粘到纸盆上面,然后用笔芯做模具绕成弹簧状,最后的线头粘到支架纸板上面作为接线头。
7。纸板做适合的支架。可以做成一个正方形,中间开一个圆孔,这是最标准的。简单的做也可以做下,左,右三个支点即可。
8。泡沫胶把纸盆粘在纸板支架的适合位置,保持纸盆平行木板,正对我们。
9。在纸盆底部的圆筒中间位置,做一个适合的支架,将强磁铁粘上面。注意强磁铁吸力很大,注意儿童操作的安全。
10。准备电池盒,音乐片(或者生日贺卡),引出喇叭线接我们做好的纸盆喇叭即可。注意我就买了两种音乐片,有种驱动几乎听不到,可能是驱动电流太小,另外购买了一种,接上则声音足够演示。
注意,做支架等粘接用热熔胶比较适合,粘得稳还简单。纸张部分也可以用双面胶,胶水等等。
下面是成品图,以及构造示意图,祝你做成功并给儿童介绍其中的科学原理,这一定非常有趣。
注意:
你可以改变这个最初的设计,因为我制作后感觉到制作得太复杂了。
现在商城有买那种就餐用的纸碗,纸盘,也挺适合做喇叭纸盆的,而且还结实。
另外,也可以不用纸盆,用一条长方形的彩纸纸带,再中间位置粘纸筒绕线圈都行。
甚至就是一张正方形或者圆形的值,在中间粘纸筒绕线圈也行,因为制作的功率比较低,以原型实现和演示为目的。只要能发声,就是成功。越简单越好,看得越明白。